✅ 運動與生活習慣篇
只做有氧運動(跑步/單車)
⛔ 長期缺乏阻力訓練會令代謝下降、肌肉流失。
✅ 建議:先做15–20分鐘肌力訓練,再做20–30分鐘有氧運動。
運動時間過長/過短
⛔ 少於25分鐘沒熱身完就停,多於90分鐘反而傷肌肉、壓力激素升高。
✅ 每次運動維持25–60分鐘最有效。
每日都操唔休息
⛔ 無休息會令體脂更難降,身體進入保護狀態。
✅ 建議:一星期至少休息1天,讓肌肉恢復。
無運動後補充蛋白質
⛔ 鍛煉完唔補蛋白,等於白做,肌肉無法修復。
✅ 建議:運動後30分鐘內補充優質蛋白質。
以為汗流多=脂肪燒得多
⛔ 流汗只係水分流失,唔等於脂肪減少。
✅ 重點係心率、時間與運動強度。
長期少食無運動
⛔ 基礎代謝會下降,反彈機率高達90%。
✅ 需搭配適量運動與足夠營養。
經常捱夜減少睡眠
⛔ 睡眠不足會提高飢餓賀爾蒙(ghrelin),降低代謝。
✅ 建議每晚睡足7–8小時。
週末放縱式飲食(cheat meal變cheat week)
⛔ 破壞整週努力,熱量爆標。
✅ 建議安排有計劃的小放鬆,但控制份量。
✅ 飲食錯誤與迷思篇
每日都飲纖維飲品代替蔬果
⛔ 缺乏真食物纖維、多為加工成分。
✅ 建議:每日吃2–3碗真蔬菜,配合水果與水溶性纖維來源。
蛋白質攝取不足
⛔ 減肌不減脂,皮膚鬆弛、代謝下跌。
✅ 建議:每餐加入優質蛋白(魚、蝦、蛋、豆、瘦肉)。
三餐不均,早餐唔食晚餐爆食
⛔ 飢餓感強,容易暴食,胰島素敏感度變差。
✅ 建議:三餐平均分配營養。
食得太「清」導致營養不足
⛔ 長期低油低碳低蛋白會內分泌失調。
✅ 減重不等於禁食,飲食需有均衡結構。
過度依賴代餐/奶昔
⛔ 缺乏咀嚼與真食營養,飽足感低、情緒波動大。
✅ 每日最多1餐代餐,其餘建議以真食為主。
每日食量不變但覺得「自己應該瘦」
⛔ 減脂需赤字,不計算熱量=無方向。
✅ 建議:了解基礎代謝與總熱量消耗再調整飲食。
長期飲糖分凍飲/奶茶當水飲
⛔ 飲品糖分高,熱量易被忽略,阻礙減脂。
✅ 減重初期應停奶茶、珍珠、含糖豆漿等。
不懂看食品標籤/熱量估錯
⛔ 低脂未必低糖,0糖未必0卡。
✅ 學懂簡單看營養標籤,避免隱性熱量攝取。
✅ 心態與行為錯誤篇
過份追求「快瘦」
⛔ 短時間大量減磅易反彈、損肌肉與內臟脂肪。
✅ 建議:每週減重0.5–1kg為安全速度。
日日磅重覺得冇進展就放棄
⛔ 體重每日波動正常,可能係水分或荷爾蒙影響。
✅ 建議:每週定期量度體脂、腰圍更準。
只靠自己亂試方法,無專業指導
⛔ 每人體質唔同,坊間方法唔一定啱你。
✅ 建議:由營養師根據你體質設計計劃。
覺得減肥=唔食,減到先算食正常
⛔ 長期限制熱量會導致暴食循環。
✅ 正確方法係學識**「穩定地食,持久地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