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長者「食正餐」,從營養到安全:軟餐如何改變長者生活品質!?  近日,香港發生了一宗因溝通失誤導致發生「餵錯餐」醫療事故的憾事,一名長者因誤食不適合的食物而遭遇不幸。這讓人反思長者日常飲食安全的重要性。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香港長者的牙口不佳、吞嚥能力逐漸減弱,這不僅影響他們的飲食樂趣,更可能帶來營養不良或安全隱患。在照護長者的過程中,如何確保他們既能攝取均衡營養,又能安全進食,成為家庭與照顧者關注的焦點。軟餐與照護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為長者提供了一個兼顧美味與安全的飲食選擇,悄然改變著他們的生活品質。 軟餐的核心價值:營養與安全的雙重保障 軟餐並非普通的食物,它是專為吞嚥困難(Dysphagia)人士設計的飲食解決方案。根據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的指引,餐食可被細分為0至7級,從液態飲品到柔軟易嚼的固體食物,每一級都有明確的質地與濃稠度定義。這套標準由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化創辦組織於2013年制定,旨在為全球吞嚥困難患者提供一致的長者飲食框架。例如,IDDSI第4級的食物要求質地柔軟,能輕鬆被壓碎,適合無法咀嚼硬物的長者。這樣的評級不僅確保照顧者能夠分辨食物能讓不同吞咽能力程度的長者進食,有效降低哽噎或誤吸的風險,讓每一口都安心。 更重要的是,軟餐並未犧牲營養價值。無論是蛋白質、維生素還是膳食纖維,軟餐香港都能根據長者的健康需求進行調整,讓他們在安全進食的同時,維持身體機能。這對於許多因吞嚥問題而「因噎廢食」的長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照護食的溫暖使命:讓生活更有滋味 照護食推薦的概念延伸了軟餐的功能,強調的不僅是生理需求,更是情感上的關懷。試想一位香港長者,因為吞咽能力不好或疾病影響,無法享用喜愛的雞飯或粥品,心情難免低落。而照護食通過精心設計的質地與味道,讓他們重拾飲食的樂趣。例如,坊間已有品牌推出如「蔥油雞軟餐」這樣的即食軟餐產品,125克的小份量方便食用,舌頭即可壓碎的質地符合IDDSI標準,既保留了傳統美食的風味,又滿足了安全需求。這類產品不僅減輕照顧者的準備負擔,還能讓長者在熟悉的味道中感受到家的溫暖。 方便照顧者的實用選擇 對於香港的照顧者而言,軟餐香港與照護食的出現無疑是一大助力。傳統上,製作適合吞嚥困難長者的餐點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從食材挑選到烹調處理,每一步都考驗耐心。而如今坊間亦有不少單位提供長者即食餐產品,讓這一切變得簡單許多。以只需簡單加熱即可食用為目標,無需額外調整質地或擔心安全問題。這不僅節省時間,更讓照顧者在忙碌之餘,能有更多精力陪伴長者,拉近彼此的距離。 小改變,大不同 軟餐與照護食看似是飲食上的小調整,卻能為長者的生活帶來顯著改變。它們不僅保障了營養與安全,更讓長者重拾對飲食的信心與期待。對照顧者來說,這也是一份省心又貼心的幫手。無論是依循IDDSI標準的專業設計,還是坊間方便的吞嚥困難飲食產品,這場飲食革命正在溫柔地改變著每一個家庭。 想了解更多軟餐香港如何提升生活品質?歡迎探索相關照護食推薦與資訊,讓關懷從每一餐開始。 照護食指南: https://www.carefood.org.hk/ 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 : https://bit.ly/4brfNRK 亦可到以下網址查閱常溫軟餐: https://bit.ly/4hbpWDg